English

秦岭的矿产怎么来的?

2000-05-15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课题负责人介绍

张国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39年3月生,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并留校任教。现任西北大学教授、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大陆造山带和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著作5部(包括合作),论文90多篇。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教委)、地质矿产部、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8次。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基础理论项目。由西北大学张国伟院士主持,全国15个单位150多位研究人员历时四年半完成(1992.06-1996.12)。

造山带研究是当代地学发展的主要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秦岭造山带横亘于我国中部,在我国大陆的形成和演化中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地质、地理、气候和环境的南北天然分界线,也是我国重要资源基地和控制影响我国灾害与环境变化的重要地带,成为地学界所瞩目的典型区域性岩石圈解剖研究和创造新的造山带理论的良好天然实验室。但因其组成、结构的复杂性和演化的长期性,一些关键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亟待解决。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八五”适时设立该项目,集中关键问题,开展重点研究。

该项目以大陆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探索为学术指导思想,采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建立了秦岭造山带现今岩石圈流变学分层的“立交桥”式三维结构模式;提出了秦岭地表构造为东西向展布,以反向多层次推覆叠置为主,具复合性的不对称扇形造山带几何学持征;首次完成以反射地震和地震层析为主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揭示了秦岭地壳地球物理结构和区域深部结构与状态;开拓性地进行造山带区域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断面带研究,揭示了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的地球化学结构和壳幔相互作用;提出了秦岭第二个板块构造缝合带和主造山期华北、秦岭、扬子三板块沿商丹和勉略两缝合带俯冲碰撞造山的细节过程和后造山期陆内造山过程;建立了秦岭三大构造地层单元和重大地质事件年表,划分出三大构造演化阶段;提出前主造山期秦岭中新元古代构造以地壳垂向加积增生为主,而后主造山期中新生代以强烈陆内造山作用为主,并处于新的挤压与扩张隆升和裂解状态;提出秦岭造山带原属东古特提斯北侧分支,是非开阔大洋型多块体中小洋陆相互作用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编制出版了秦岭大地构造、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断面带的创新性中英文图丛;提出秦岭造山带研究新的关键科学问题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结题验收评议认为该项目“显著地促进和深化了秦岭造山带的研究,丰富并提高了我国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博士后7名,博士17名,硕士21名,实现了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

该项研究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248篇论文,专著1部,中英文版图丛各一套。成果已被广泛引用,并被金属、油气等有关矿产研究项目和生产实践所采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秦岭造山带造山过程与岩石圈三维结构图丛”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展示,受到地学界高度评价。该项研究成果1998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